贵州辟谣平台
163网APP下载163黄页网名企招聘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招考信息 > 贵阳市

贵州师范大学2025年高层次人才引进公告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5-04-03 18:10:49 阅读次数:57次
分享到:
0
贵州师范大学2025年高层次人才引进公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人才强校”战略,打造一支德才兼备、结构优化、富有创新活力与卓越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根据《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人事部令第6号)、《中共中央组织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做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人社部〔2024〕57号)和《贵州省事业单位新增人员公开招聘暂行办法》(黔人发〔2006〕4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公告。
一、学校简介
  贵州师范大学的前身——“国立贵阳师范学院”创建于1941年,是当时全国八所国立师范学院之一。1950年更名为“贵阳师范学院”;1954年教育部委托贵州省人民政府管理;1985年更名为“贵州师范大学”;1996年被贵州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属重点大学。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各项事业稳步发展,2015年成为教育部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等,先后获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国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是“国家级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国家外专局“111计划”高校。
  学校占地面积约2780亩。设有27个学院、1所继续教育学院。有全日制在校学生近3.3万人,教职工2616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910人,师资中有教授331人、副教授648人,有相关国家级人才计划人选6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青年学者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4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贵州省委重点联系专家8人、省委联系专家21人,省政府参事1人。获国家级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等国家级人才称号和荣誉称号90余人次。
  学校学科专业门类齐全,涵盖哲学、文学、教育学、工学、理学等12个学科门类。现有1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78个本科招生专业,56个“双万计划”一流专业(2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设有6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2门省级“金课”。有4个贵州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7个贵州省区域内一流建设学科、2个贵州省“世界一流建设学科Ⅱ类学科(群)”、1个贵州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I类学科(群)”。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学校教育教学资源丰富,有国家级教师研修基地、国家级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教育部111引智基地、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志愿服务项目孵化基地(贵州)等国家级基地10余个;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等国家级科研平台9个;教育部科技创新人才团队1个,全国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1个,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1个;有省级重点实验室、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省级工程实验室、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省级天文研究与教育中心、省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省级中小学科学教育实践基地等省级教学科研平台40余个,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17个,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11个,青年学术先锋号团队4个。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美国、加拿大、韩国、日本、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俄罗斯、白俄罗斯、意大利、罗马尼亚等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大学及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与交流关系。学校是“中国—白俄罗斯大学联盟”、“中俄语言教育大学联盟”、“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成员;是承担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培养任务院校;与南太平洋大学基里巴斯分校合作共建基里巴斯孔子学院;与美国中央俄克拉荷马大学合作举办音乐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共同举办英国高等教育文凭项目(SQA-AD)和本科国际通识教育课程(IGEC);与印度国家信息技术学院(NIIT)共建“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特色专业;与俄罗斯楚瓦什国立师范大学共建“汉语中心”及“俄语中心”。
  学校历经八十余年奋进历程,代代学人以振兴国家、民族为己任,修身治学,培养培训了30万余名各条战线的优秀人才,逐步发展成为教师教育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师范大学,为推动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我们诚挚地邀请四海英才加盟贵州师范大学,实现更辉煌的历史跨越。
二、招聘原则
  (一)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
  (二)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的原则;
  (三)坚持按需设岗、按岗招聘、人岗相适、人事相宜的原则;
  (四)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三、高层次人才基本条件
  (一)具有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态度、理想信念和思想品德。
  (二)遵纪守法,品行端正,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无违法犯罪和违反公序良俗行为。
  (三)安心工作,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四)具有胜任应聘岗位需要的相关专业知识(含科学素质)和工作能力。
  (五)身体健康,符合应聘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六)符合应聘岗位要求的其他具体资格和条件。

四、高层次人才需求

  (一)人才类别及具体条件

  (二)岗位需求
  1.前Ⅳ类人才引进岗位需求不限。
  2.第Ⅴ类人才共计引进101名,引进岗位需求及要求详见附件1。
五、高层次人才引进待遇
  学校提供事业编制岗位和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科研经费及住房补贴,具体待遇面议。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可参加贵州省高层次人才认定,享受医疗保障、子女入学、公租房等优惠政策。
六、招聘程序及注意事项
  (一)应聘者按照要求填写《贵州师范大学引进博士高层次人才申请表》(见附件2)并提供相关的支撑材料:包括身份证,毕业证书,学位证书,获奖证书以及可以支撑其学术与科研经历的相关材料,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邮箱:rsc@gznu.edu.cn。应聘者提供的材料必须真实准确,若发现材料存在虚假不实之处,不再进入应聘程序。
  (二)对前Ⅳ类人才经学校认定达到相应条件的,可按照“一人一议一策”直接考核引进。
  (三)第Ⅴ类人才按照以下程序进行招聘。
  1.资格审查
  对应聘人员的学历、学位及科研业绩等材料进行审查,审查合格后在贵州师范大学人事处官方网站公示,并进入考核(面试)环节。
  资格审查贯穿于招考及聘用工作全过程,如在招聘过程中任何环节发现有违纪违规、提供虚假信息、无效证明或应聘人员条件不符合招聘岗位条件要求等情况的,随时取消进入下一环节的资格或聘用资格。
  2.考核(面试)
  根据“成熟一批、面试一批、招满为止”的原则,由学院组织相同或相近领域专家采取线上或线下方式,对应聘人员的学术水平、学术潜力及培养价值等方面进行考核(面试)评价。
  3.综合考察
  学校党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对学院提交的考核(面试)人员相关材料进行研究论证后提交学校党委会审定,并在贵州师范大学人事处官方网站公布考核(面试)成绩及进入资格复审、体检环节人员名单。
  4.资格复审及体检
  资格复审主要审查拟引进对象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能力素质、遵纪守法、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的情况以及学习工作期间的表现,同时核实拟引进对象是否符合规定的资格条件,提供的报考信息和相关材料是否真实、准确等。体检参照贵州省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
  5.公示
  经考核(面试)、综合考察、资格复审及体检等程序合格的应聘人员,确定为拟聘用人员。贵州师范大学人事处将对拟聘用人员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五个工作日。公示期间收到反映并经查实存在影响聘用问题的,取消聘用资格,一时难以查实的,暂缓聘用,待进一步查实后再决定是否聘用。
  6.聘用备案
  经公示无异议,且厘清人事关系的高层次人才,按程序办理聘用备案。未在规定时间内、未按要求提交相关办理备案手续材料,视为本人放弃拟聘用资格。
  7.报到
  拟聘用人员应在规定时间到招聘单位报到。未在规定时间内报到,视为本人放弃拟聘用资格。
七、其他
  第Ⅴ类人才各招聘岗位需求人数招满后相应岗位即不再继续接受报名。
  联系方式:
  地址:贵州师范大学人事处
  联系电话:0851-83227076
  邮箱:rsc@gznu.edu.cn
附件:    
1:贵州师范大学2025年高层次人才岗位信息表.xlsx
2:贵州师范大学引进博士高层次人才申请表.docx
贵州师范大学
2025年4月3日

最热评论

最热评论


免费发布信息

本站永久免费发布各类人事招考、招聘信息

发布流程:

一、添加QQ号1028163000为好友,直接传送已排版好的Word文档即可。管理员未在线时,请离线传送。

二、将排版好的Word文档发送至邮箱:1028163000@qq.com即可。

三、由于本站有地域订制功能,因此请备注单位或公司所在地域或级别,如:省直,贵阳,遵义,毕节,安顺等。

四、民营企业请在Word最后一页附公司营业执照附件照片或信用代码(仅核实信息 不上传网站)

五、本站不发布个体户或非法人组织招聘信息,不发布贵州以外的招聘信息。

提示:由于本站信息发布量过大,排版严格,请各发布主体校对内容是否有错别字或歧义,我站不承担内容校对工作,同时,不会更改任何内容。信息发布后15日内不再重新发布。


如3天内未上传招聘信息 请致电:15599333553   免费信息发布QQ:1028163000